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下稱《規范》)要求從今年4月1日起,我國建筑將強制性要求實施碳排放計算。當前,建筑領域碳排放量占到我國碳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全面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大力推進建筑領域節能降碳時不我待。業內人士稱,伴隨著低碳化、零碳化已成建筑行業發展的態勢,建筑節能減排相關人才需求將成上升趨勢。
建筑節能降碳管控趨嚴 建筑節能或成人才新風口
根據《2021中國建筑能耗與碳排放研究報告》,2019年,我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占全國總量的50%。有業內人士預計,2035年前,我國每年新建建筑面積仍將保持在20億-25億平方米左右,到206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則要降至27.2億噸。
為落實《規范》要求,北京、浙江、貴州、新疆、深圳、成都等多地積極響應,對建筑領域碳排放指標提出明確要求,建筑領域碳排放研究工作有序開展。與此同時,低碳住宅、低碳公寓、低碳商業建筑、低碳校園等相繼涌現,低碳化、零碳化已成建筑行業發展主流趨勢。
由于建筑節能減排、碳排放涉及從建材生產、建筑建造與運行等全生命周期各環節,涉及多專業、多行業,但目前各地區針對建筑節能、碳排放的計算方法不一,標準體系不完善,相關實施主體對于碳排放計算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從而制約了建筑碳排放的控制,建筑節能領域需要一批專業性強的技能人才隊伍。
2022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等文件的要求,實施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培訓計劃,將相關知識納入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重點內容,鼓勵高等學校增設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相關課程,鼓勵培養專業化人才隊伍。
2022年6月13日,人社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8項新職業,“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師”被列入國家職業序列。
2022年7月25日,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需求,人資市場對高技能人才的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戰略,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綠色轉型,培養建筑節能相關領域專業人才,為相關單位制定建筑節能相關咨詢工作做好人才儲備,中國節能協會推出了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師專業技能崗位證書考試和課程學習,拉開建筑節能咨詢人才培養項目的大幕。
中國節能協會做好行業橋梁 填補建筑節能人才培養空白
中國節能協會貫徹節能減排的基本國策,為填補建筑節能減排領域的空白,促進平穩有序運行和可持續健康發展, 協會組織實施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專業技能崗位人才的培養項目,從而推動綠色建筑節能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進一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立足新時代發展階段,充分發揮人才優勢,完善人才梯隊建設。
據了解,中國節能協會成立于1989年,是經民政部注冊的節能領域的國家一級社團組織。在業務上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部門的指導。業務范圍涉及工業節能、交通節能、建筑節能、公共機構節能、重點用能單位節能和社會節能等領域。協會主要從事節能政策研究、標準制定、節能監測、節能技術評估推廣及節能領域的相關培訓與咨詢等方面工作。協會自成立以來,始終以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推動資源綜合利用和保護環境為己任,以資源節約為中心,緊緊圍繞節能減排中心工作,開展調查研究、宣傳培訓、咨詢服務和組織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及推廣應用等活動,在政府和行業、企業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2018年12月,中國節能協會群智能建筑節能專業委員會成立,專委會致力于構建群智能技術產業生態圈,發揮平臺和橋梁作用,從而推動群智能建筑控制技術的標準制定、產品研發、工程應用、教育培訓等,促進我國建筑節能和智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節能協會先后組織和參與編制了建筑節能相關團體標準《建筑基本單元信息模型》、《建筑智能化應用現狀調研白皮書》等,行業團體標準、白皮書對建筑智能化合理布局和國家建筑節能工作起著重要作用,填建筑節國際空白,近年來多次舉辦智能建造智能建筑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滿足國內企業建筑標準化核心需求,加速推動智能建筑行業節能變革。
中國節能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表示,“建筑碳排放有四個部分,在居民做飯、用電、取暖之外,還有空調制冷排放。但通過技術革命,我們一定能夠實現建筑零碳運行,“而且不用等太久,在2050年前后應該就能全面實現。”技術實現靠人才,多年來,中國節能協會以“綠色、循環、低碳”為發展理念,以高技能人才作為驅動力,大力踐行“雙碳”目標,從而為全社會提供以科技與人才為核心的創新型解決方案。
構建完善人才梯隊,驅動建筑節能穩步發展
今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升,建筑用能結構逐步優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長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建設發展方式,規劃提出,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億平方米以上,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為城鄉建設領域2030年前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而《規范》此次提出的‘強制執行建筑領域二氧化碳排放計算’要求,是加大建筑減排力度、推進建筑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有力舉措,也是強化建筑行業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的重要手段。在這一背景下,培養一批講政治、懂政策、精業務的建筑節能減排人才對控排主體實現意義重大,也將對其他行業人員參與建筑工程節能減排領域產生重要加持作用。
據悉,建筑節能減排咨詢是是應用節能減排技術,從事建筑及其環境、附屬設備測評、調適、改造、運維等工作的咨詢服務人員。通過對建筑節能減排理論知識和管理技術的系統學習,使學員深入了解常見的建筑節能措施和節能技術,并熟悉掌握建筑能效評估與節能設計的主要內容、方法及流程,為建筑企業確保節能效果,增強節能收益,降低節能項目實施風險提供專業人才保障。為推動我國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規劃推進奠定人才基礎。
“雙碳”目標是中國當前與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引。建筑領域碳排放量占到我國碳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建筑節能減排咨詢人才是實現建筑行業節能降耗減排的重要引擎,也是現今正成為促進能效提升,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動力。我國各大企業尤其是建筑行業企業應當建立以“雙碳目標”為核心的管理制度,大力培養建筑節能領域專業技能人才,加快產業綠色發展轉型,助推國家盡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美好愿景。
毋庸置疑,面對住建部《規范》中提出的建筑節能相關要求,企業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如何將自身發展和行業的發展戰略相結合,如何在“雙碳”浪潮中培養高水平的技能人才,是在建筑行業中尋找生存和壯大的機會,將會成為決定企業未來價值的重要因素。
在國家大力推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的大環境下,建筑節能領域領域作為實現“雙碳”目標中重要的環節,建筑節能減排咨詢人員也將成為時代發展不可或缺的優質人才。